第(3/3)页 姜延凯苦笑:“大叔莫不是骗我?那地能种?再便宜我也不敢买啊!” 老汉听了直跺脚:“你买了过个一年半载的卖给我也成啊!这么便宜你都不要,唉呀你真是真是……” 姜延凯又套了几句话,见张老汉确实不是坑他,看看天色不早,此刻回城肯定是进不去城了,就借住在他家里。 杨丹玉拿了一百文钱给他,托他做些饭食,老汉摆了摆手:“不过是些粗粮收不得这么多银钱。” 再三推让之下只收了二十文,“菜疏都是自家种的,这柴也是去山上砍的,二十文够了。” 姜延凯和老汉晚饭后坐在院子里唠嗑,倒是把这周围的事都弄了个大致清楚。 他们离郸城虽说一个来时辰就能到,但大多数人只在逢五的大集会去那里,平日去的最多的还是县里和镇上,都是离这里不到一个时辰的路。 “城里大,恨不能一泡尿都要收钱。倒是镇上和县里买个针头线脑的反倒更便宜些。” 哪怕姜延凯来郸城才一日已经深有体会。 打水要走一里多地,烧柴要买,这倒夜香也要收钱。处处都要银子,无钱寸步难行。 “大叔,你老这日子过得不错,我这一路上经过的,可没几户比你这房子还好的。” 老汉说起这个房子颇为自得,“我年轻时也曾跟过商队走南闯北,要不然也盖不起这么大的房子。”老汉说着又叹气:“有一回我们商队被山贼杀了个精光,我当时正好去林子里方便,才侥幸逃得一命,从那就回来没再出去过。” 前几年动了心思带着老大出去,结果差点又出事,从那打消了主意老老实实的在家种地了。 姜延凯又问:“咱这边离兴国说是就隔着一条江?” “是啊,不过后生我可告诉你,想去兴国交了银子就能去,你要想偷过江,那就要小心小命不保。” 随着老汉的讲述,姜延凯才知道,张家屯再往北,大概二三十里路就到了江边,真的不远。“以前江上水匪多,靠江边有个村子,后来被上岸的水匪杀了个精光,那村子就荒了下来。其余江边的村子要么搬迁,要么就围起来组织村民们抵抗水匪,后来平王爷来了,这条江上多了不少水军,水匪倒是少了许多,也不敢再上岸骚扰百姓了。之前荒废的村子又住上了人,只是这些人都是后来的,没有地种,就在江上捕鱼讨生活。” 姜延凯来这不到两日却听了太多关于平王爷的事。 这位不管真心还是顺便,倒真是为百姓做了些实事的。 一大早,姜延凯一行人回城,连小院都没回,直接去杂货铺买了些礼物,一家三口直奔赵宅。 “本该早些来拜访,可家里一来没安顿好,二来也想正式的拜访感谢赵头,没料到昨日出城遇到一事,思来想去觉得还是该告之赵头一声,这才一早冒昧来访,仓促之下没有准备,还望海涵!” 半文半白的一通话之后,姜延凯就把昨日买地听说的事和他讲了,又抱拳赔罪:“没经过赵头同意就擅自动用赵头的名头,还望见谅!” 赵头的眉头随着他的诉说深锁起来,看着他的眼神也是复杂得很。 这姜姑娘的父亲倒是敏锐,看到便宜第一反应竟然不是先占下来,而是想着有没有陷阱? 这就和普通百姓不一样了,也难怪姜姑娘会受那位的重视。 “姜兄客气了。事不迟宜,我这就禀报给府丞大人定夺。” 从赵头家出来,姜延凯还在可惜自己便宜没占成,姜然指着一个方向悄声道:“有人盯着咱们,看到赵叔送咱们出来,转身就跑了呢!” 几人看了一眼张胜,恐怕是钱家的人。 姜延凯想了想,又喊住赵头,和他说了钱家的事,苦笑道:“我们初进城不知道深浅,侄子好心帮着说了几句话,就是不知道钱家会不会……” 赵头微微皱眉又紧接着舒展开,“钱家我倒不惧,看我面子上他们也未必会为难你们,只是这张胜不好说……罢了罢了,我找府丞大人帮着说合一下,张胜也是有情有义的汉子,几年了这钱家也不必一直为难他。” 张胜没想到还有这好事落到自己头上,当即喜极而泣,跪地就给二人磕头:“多谢赵头!多谢先生。二位大恩,胜愿为二位效犬马之劳!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