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1章 志向-《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“下雪为何还要出去用膳?”简薇见顾青云身上披着的斗篷面上落下一层雪,忍不住抱怨一句,“外边这么冷,你是,孩子们也是,整天寻思着出去玩,也不看看这天气有多冷,万一感染风寒,喝药汁他们可没有你这么听话。”

    顾青云一囧,自己喝药怎么能用“听话”来形容呢。

    他解下斗篷给春分放好,安慰道:“薇儿,你是不是也想去玩?也是,自从天气冷起来后,好久没和你出去走动了,要不明天我休沐,咱们去寺庙里走走?”至于和谢长亭的约定可以改期。

    简薇闻言,有点心动,低声道:“听说寺里的梅花开得正好,我想去看看,只是……算了,太冷了,不想去。”

    顾青云莞尔,左右看了下,发现儿子们不在,忙问道:“孩子们又去隔壁了?他们可用了晚膳?”

    “嗯,三元回来说你在外用膳,我们就在外婆家用了。良哥儿今日放假回来,外公就心急火燎把他叫过去考较,小鱼儿和小丫见哥哥回来,哪有不跟着的道理,往常他们在家闹得我头疼,今天我这一下午静悄悄的,还真有些不习惯。”说到这里,简薇白皙的脸上情不自禁地露出宠溺的笑容。

    两人并肩往后院走去,顾青云算算日子,还有十天就过年,的确到了书院放假的日子,小石头可以在家一直待到元宵节后,想想小家伙在皇家书院读书真是不易,一年到头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在家。

    简薇和顾青云朝夕相处,往常说到孩子们的话题,他总是有很多话,现在却罕见地沉默,于是就问道:“是不是出什么事了?”难道是公务上的事?

    顾青云微微叹了口气,按按太阳穴道:“是出了点事。”他把庞喜林的事简略说了一遍。

    “那可不好。”等听到“强买良田”时,简薇就知道这事不好办了,沉吟一会又说道,“如今离过年没几天,衙门即将封笔,诸位大人都想着好好过年,这事一出,陛下肯定不高兴。”

    毕竟是庞喜林的错,两人也没想过冤不冤的问题,只能说是被家人拖累了,可这是他的父亲,碍于孝道,庞喜林更是不能说什么。但他们认为那个御史太会把握时间了,赶在这个节骨眼上爆出来。

    夫妻二人又说了一会,还是没什么好的解决办法。

    不久,天色真正暗下来,孩子们也回来了。

    三个孩子一回来,房间里顿时热闹起来。

    晚上,顾青云点起蜡烛开始写信。第一封就是写给庞喜林的,安慰一下他。在他看来,还不到丢官的程度,最多是贬官,只是要赔钱给受害者,他们唯一能想办法做的就是贬去一个好点的地方,如果不怕辛苦的话,最好是容易立功的,能将功赎罪,这样较好。

    不过顾青云知道,不管如何,庞喜林的仕途已经蒙上了一层阴影,以后碍于此事的影响,升官都会很慢,只能慢慢等待世人淡忘,影响消退。

    这让他不得不悚然震惊,仕途险恶,一不小心就会栽跟头,有时候还栽得莫名其妙。之前庞喜林升官时,诸位同年好友都一一写信送礼去恭喜,众人追捧,如今一朝出事,世态炎凉估计就要来了,只期望他能承受得住才好。

    至于自己,更要小心谨慎,看管住自己身边的人,不要他们犯类似的错误。

    从书架上拿出一本书,翻开《宋史》,他还记得里面有一个事例和庞喜林的情况相同,最后那人还做了宰相,故事堪称励志。

    果然,顾青云照着记忆翻了几处地方后,终于找到这个案例,二话不说,就把它简略地写到信纸上。

    写完这封信后,顾青云接下来给林溪村的亲朋好友写,写到何谦竹时,他不禁想起上次通信时,何谦竹信中所说的事,那就是赵文轩去年终于考上了举人,还在桃花镇上大摆筵席。

    为此,赵文轩还专程上门邀请何谦竹前去喝酒,只是何谦竹没有答应。

    中举,生子,看来对方还混的不错。想到何谦竹所说的猜测,顾青云微微皱眉。

    赵文轩?这个在他整个少年时期占据很大分量的人,乍一听到他的消息,感觉就像过了许久,至于何谦竹猜测赵文轩想和他重新和好的话,他直觉是不可能的。

    当时两人几乎是已经撕破脸皮了,赵文轩还是那种敏感自傲的人,而且事情都过去了那么久,顾青云觉得自己此时的心境已经和当初不一样,对于他缺席自己以后的生活已经习惯了。

    不再想这个事情,顾青云接着写下一封信,这是给方子茗的,转述的是庞喜林的事。此外,还有京城发生的一些事,一般是与其他官员有关,虽说他在杭州有邸报,可是邸报上的内容很简单,顾青云能做的就是把过程写下来,让他做参考,不至于和京城的官场变化发生脱节。

    还有,待会要和简薇说送年礼的事。估摸着方子茗快派下人送年礼到老师那里了,要提前准备好年礼,最主要的是要把自己的话本放进去,到时顺便让他们带回去就是。

    想到方子茗今年春节只有一家人在杭州过,顾青云决定把信写长一点,算是安慰安慰他。

    终于写完信后,脚已经有点麻了。书房的角落里烧着几个火盆,加上怀里抱着手炉,顾青云只觉得全身暖意融融。
    第(1/3)页